骗父母我还有钱 在加拿大,爸妈我一切还好!
人生一共就是由几个十年组成的。
每个十年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境,每个十年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追求的过程中你总要有取舍,该取什么?该舍什么?
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许天然有一种迁移的属性: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小城镇飘泊到大城市;从中国移民到海外-----无任生活在哪里,老用是金子总会发光来鼓励自己。
先让我们来看看飘在中国大城市的苦呵呵们:
留在北上广有多难?
答案是,不仅要吃大城市的苦,还要骗好大后方的父母。
一个独自在外打拼的女生,失业第3个月不敢跟父母说,就是害怕父母担心并以此为理由把她从北京抓回老家。
明明过得不好,也要从朋友圈盗取别人的生活,骗父母过得很好↓
以至于她在网上发出“求救信号”后,短短两三天就引起了上千名悟空问答网友的共鸣。
甚至有善良的网友提出,可以帮忙推荐工作↓
连夜看完这1000多个故事,我发现,对于大多数在外打拼的人,尤其是北漂青年男女来说,一旦告诉父母自己过得不好,就等于一只脚被拽回老家了。而“回老家”是一个绝对的禁忌词。
宁愿去P工资单,偷工作照,假装自己在大城市没失业,也不想回老家。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说,这是害怕父母担心。
许多网友假装自己没失业的方法,就是保持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
他们的生活圈通常离父母或是父母的朋友比较近,害怕上门查岗时暴露。
网友@多妈86211283 就是在备孕成功,集万千关心为一身的时候遭遇了失业的打击。
越是在这样关键的节骨眼儿,越是不敢让父母知道真相:
“我是怀孕的时候失业的,那个时候不想让爸妈操心,就一直骗她们我还在上班。为了让他们相信我还在上班,我每天都按照上下班的时间出门,然后就到附近的商场去坐着,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孩子10个月,我找到了新的工作,才敢告诉爸妈,也只是告诉他们我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因病失业,不仅要隐藏失业、还要隐藏病情的悟空问答网友@Mr乌鸦先生 的经历则更加让人心疼。
不想再欺骗父母,但却没有比欺骗父母更好的方法↓
然而,你们这样骗父母,父母真的就会相信吗?
“为了打消他们的质疑,我还专门做了一个假工资单寄回去。”
“父母只是不愿当面揭穿你而已,他们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好骗。”
已经为人父的网友@继超视界 站在父母的视角,这样说。
为了让父母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自己过得很好,一些网友,特别是那些离家乡更远的年轻人,通过假造工资单、工作照等难以被老家父母拆穿的方式,精心编造出一个细节丰富的理想人生,增加可信度。
有假造工资单的:
@80后小公:
家里穷。为了供我读大学,家里付出了很大代价,弟弟辍学外出打工,老爸老妈四处举债。
于是,从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起,我给自己定下规矩,除了留下四五百块钱吃饭,工资的90%都寄回家。期间,父母曾多次问我,生活有没有问题,生怕我吃苦饿肚子。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骗他们说我的工资有七八千,为了打消他们的质疑,我还专门做了一个假工资单寄回去。每天吃糠咽菜,电话里还时不时和他们开玩笑说,今天哪个领导又带我去吃了什么好的……
有P offer发给家人,打肿脸充胖子借钱寄回家的:
@笑果rig
刚毕业那会,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人问我在哪里上班,我就搪塞父母说,在某某公司上班,然后p图发给自己的家人,甚至还找朋友借钱寄给自己的父母。
还有像提出问题的这个女生,为了维持岁月静好假象,假装自己还在以前的公司工作,“绞尽脑汁从前同事的朋友圈里盗图、编故事”……
很无奈。也很心疼。
“小时候总说自己没钱了,长大了却一直说自己还有钱,但这样真的对吗?”
这些骗父母过得很好的行为,用悟空问答网友@责你我 的话来概括,就是“小时候总说自己没钱了,长大后却一直说自己还有钱”。
但这样真的对吗?
我想说,太过“孝顺懂事”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欺骗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回避与误解构成的死循环,只会让越来越多的“故事”变成“事故”。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愿意帮忙推荐工作的网友@桐薇说职场 ,就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而从小默默承受压力。然而一旦压力爆发,与父母的关系就会陷入僵局,那些因为父母放弃的人生,日后都会变成心头的一根刺↓
因此,她不希望这个在悟空问答上提问的女生走上她的老路,写了长长的回答来鼓励对方。
她还说,小城市的父母与我们对于生活认识的偏差,导致了父母的不理解,与为了回避这种误解而产生的子女的欺骗↓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你会在大城市过得不好。
更不明白,为什么你过得不好还不回家。
然而这种“不明白”又是难以消除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网友选择在网上倾诉,更不会有那么多故事。
不过好在,我们的人生还很长,还有时间慢慢学着与父母和解。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生活在海外的人们:
小菲说,初到加拿大的几年,是她最辛苦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钱,没有朋友,一个人漂泊在城市,没有亲戚朋友,就连生病,也要一个人在夜晚挣扎着爬起来,给自己倒杯水喝……
可无任在外面遇到的如何的困难,小菲们都会咬牙坚持,给家里带去的消息永远是一切都好。
之所以报喜不报忧,只不过是因为小菲懂得,不让父母操心,这是认为的最好的孝道。小菲说,在亲戚朋友的眼中,自己是一个很坚强的姑娘。“其实我心里清楚,所谓的坚强、懂事、不给家里添麻烦,不过是因为我从小就知道,没有人可以替我负重前行,一切得靠自己”。
生活在温哥华的群友Chris表示,最让他心烦的是来自国内亲友的医疗费“众筹”。在三线小城市里长大,靠努力读书,到了北京后又移民到加拿大的他,一直是父母口中的骄傲。亲友们遇到经济上的各种困难时,总认为在海外生活的他,赚的是加元,老是有各种各样的求助,尤其是面对治病救命钱的盼望,让他不忍拒绝。
可他自己的小家庭,也有每月的房贷、孩子的各种课外补习班的费用要支付,每月日子过的紧巴巴-----
Chris说,我的父母都是天下最普通的父母,换句话说,就是最底层的人,没有广阔的人脉,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我前进的道路上,他们没有办法给我的人生做出规划和正确的指导,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外面复杂的社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叮嘱我在外面要做个善良的人。
在父母朴素的意识中,只有做个善良的人,才能得来善报。所以,老家的亲戚朋友一有经济上的难处,父母总打电话来说:做人不要忘本,能帮人一把就帮人一把。
其实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刀枪不入的灵魂,不过是一边流泪,一边还不忘奔跑。受伤了,不敢把伤口展示给父母,展示给朋友,而是独自,默默地自舔伤口,同时,还装作一切都好的模样,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一点察觉不到我们的疼、却背转身去,独自流淌着眼泪。
这些在外漂泊的孩子,默默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和压力,但是因为爱着的父母,所以大家总是报喜不报忧。可那种得不到父母理解和支持的痛苦与心酸,,那种不断承受重压要求自己更高、更快、更强的疲惫与辛劳,那种不得不让自己更强大、拥有更多更好的条件,才能平衡父母与伴侣和孩子的关系的无奈无助与无力......
旅游接待站的烦恼
中国越来越强大,出国游的越来越多,于是在海外的你家简直成了接待站!家乡来亲人本是高兴事,可是为啥咱们会感觉力不从心,更有人表示吃力不讨好被中国来的朋友埋怨呢?
现在来加拿大都是十年签证,亲友越来越多,都要接待、请吃饭。其实也是应该的事,不过有时候会比较尴尬:
本拿比A女士:“那几天变成了地陪,专门请了假开着车带他们到大温各大知名景点打卡。天天在外面吃。中国来的朋友都很有钱,来这里甚至会觉得什么都很便宜,人家一觉得便宜,那不点几个加拿大特色菜就不好意思了,所以龙虾、鲍鱼、和牛、皇帝蟹……地主之谊是尽到了,钱包也瘪了。”
然而这还没完……因为下一拨亲友又来了……
还有一个网友接待过来上学的闺蜜的女儿:“大早5点就和老公开车去机场接闺蜜的千金,甚至让自己的儿子睡沙发,把房间让给了闺蜜女儿住。可女孩不但挑剔饭菜不好吃,待人接物也非常不礼貌,甚至洗澡把家里的浴室都淹了,也没有一句提醒和道歉。”
而最让这位网友崩溃的是,女孩上学后总是不打一声招呼的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甚至丈夫下班后还要配合女孩的时间,开车去车站接她回家。
另外一个家里只有一间卧室的网友“apple ”也在网上吐槽了自己的遭遇:3个不差钱的中国朋友来了后,却坚持要住在她只有一个卧室的家。几个人也不租车,在国外游玩的三天全程都是自己当司机导游。
就连她老公发高烧,她表示自己不会开高速后,这几个朋友也没有要自己租车去游玩的意思。
即使贴钱贴时间也不一定能换来感恩
就算在地华人悉心接待了,可也存在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尴尬——比如这边的餐馆,很多都不带包厢的,在国内朋友看来,这就跟街边大排档差不多了。
此外,与国内数不胜数的新建豪华酒店相比,国外的许多建筑因其历史悠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酒店随处可见,看起来有些陈旧,难免“不够档次”。
然而,在一些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中国人眼里,这样的酒店只能代表一个词:没档次;如果安排我住在这里,那我对你的评价也是一个词:不上道。 一位华人朋友就在当地的一知名酒店给亲友定了房间,300多一晚,“自己出去玩最多定100多的吧”,结果因为该酒店具有一定的历史,被对方嫌弃了……
此外,很多亲友看着你住大房子,有自己的车,请客的餐馆却不入流,还会觉得“抠门儿”。
两辆车、住别墅,在一些中国人眼里是有钱人的象征,但是在加拿大,这只是一般家庭的生活常态,跟“豪”完全扯不上关系。然而,要想把这些跟国内来的亲戚解释清楚,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赵先生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在国内亲戚眼中,他是住着独栋豪宅、家里养着两辆车的有钱人,实际上,赵先生只是公司的中层职员,所谓的豪宅也只是价值40万加元(约合190万人民币)的普通独立屋。然而,当亲戚来加拿大探望时,为了不让他们觉得自己小气、在国内落下个抠门的名声,平日一向节俭的赵先生“咬紧牙关”,带着亲戚到他自己根本不会去的高档餐厅吃饭,一顿就花掉了600加元。“这差不多等于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伙食费了,”赵先生唯有苦笑。
既然这么勉强,为何不实话实说?赵先生表示,“先入为主的观念太可怕了,有些事根本解释不清,甚至还会被指责‘不厚道’。与其费力解释,我宁愿打肿脸充胖子。”
一位有着20多年西方工作和生活经验的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咨询专家说,华人移民接待亲朋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呈现出的其实是面子或人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中国人好面子的文化,往往成为真正交流与沟通的障碍,许多该说的话却说不出口。哪怕打落牙齿和血吞,或者打肿脸也得在父母面前充胖子,就成了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的路——就这样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却成了人们不得不对他们撒谎,敷衍和隐瞒的对象。
如果你也有明明过得不好,却要骗父母过得很好的经历,欢迎给我们编辑部来稿:vanwestca@gmail.com,说出你的故事,把勇气分享给更多人;让我们相拥着互相取暖---加拿大不相信眼泪。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综合改写自:加国无忧、观察者网、慕棉、加拿大必读等文章,特此鸣谢!
加拿大之声综合稿,非授权禁止转载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